如何一步步完成无尽的拉格朗日战舰的回收
战舰回收是无尽的拉格朗日中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,操作前需明确回收目的。回收主要分为两种形式:一是通过舰船回收界面处理闲置船只,获取材料用于后期升级;二是通过拆除功能分解特定舰船,获取蓝图或模组等稀有资源。两种方式均需进入对应界面操作,前者侧重基础资源循环,后者则与舰船强化深度关联。回收决策需综合考虑舰船类型、战力需求及资源缺口,避免因过度回收影响舰队整体实力。
舰船回收需进入指挥部菜单选择舰船选项,在列表中找到目标舰船后点击详情按钮,最终通过拆除功能完成操作。拆除高阶舰船时返还的资源量与稀有度正相关,但需注意拆除与出售的区别:拆除可获得设计图和模组,而出售仅能获取普通资源。若需回收船员,则需切换至船员管理界面,回收后生成的研究点可用于科技树升级。操作时需二次确认,避免误触导致资源损失。
当恒星喷流衰退期出现舰队残骸时,任意型号舰船均可执行快速回收任务。残骸中可能保留完好的核心筒结构或实验数据,需在下次喷流爆发前完成回收。该机制独立于常规舰船回收系统,不占用常规回收队列,但需主动探索地图触发。残骸回收的工程难度较低,适合作为资源补充渠道,但产出随机性较强。
策略层面需建立回收优先级评估体系。初级护卫舰等低战力单位可优先回收,战巡、航母等高价值单位则需谨慎评估。建议保留至少两套主力舰配置以应对突发战斗,同时定期清理冗余的低级舰船释放指挥点数。科技研发进度也会影响回收价值,当新蓝图解锁导致旧舰船淘汰时,可批量回收置换资源。回收过程中需实时监控基地资源储备与舰队战力平衡。
获取的材料应立即投入生产线或科技研发,避免闲置造成资源利用率下降。蓝图类产出需及时研究以解锁新舰船型号,模组则优先用于主力舰改装。研究点建议集中投入关键科技节点,如提升采集效率或舰船攻击属性的技术。定期检查仓库容量,防止因材料堆积导致回收收益衰减。整个回收体系应服务于长期发展战略,形成资源获取、消耗、再生的闭环。





